乐鱼app乐鱼app

乐鱼app乐鱼app

乐鱼新闻

乐鱼app以专业服务与客户满意度的最高境界为目标而不懈努力

你当前位置 乐鱼app > 乐鱼新闻 > 行业新闻

乐鱼app:分手:一件越来越普及、方便的事

发布时间:2024-02-15 00:36:57    阅读量:

  回江西老家过年,年轻人的婚恋总是亲友邻里闲聊的热点话题,今年也不例外。在闲聊中知道了好几起年轻女性离婚的例子,而且都育有小孩,有的小孩都有5、6岁。老一辈人说起这些年轻人表现得痛心疾首,认为他们自私不懂事,孩子都好几岁了还离婚,最后还不都是小孩受苦,作为父母实在是不应该。而后又谈起自己当初生活多么艰难,养育小孩子多么辛苦,自己丈夫如何不理解自己以至于家里大多数活都得自己干,最后自己还不是一样坚持下来了。由于参与聊天的对象主要是50后和70后,她们谈论的年轻人又是90后,正好形成三代人,笔者便对他们各自的婚姻生活和观念进行了了解,发现其中存在明显的变迁,最明显的结果便是离婚成为一件越来越普遍、轻易的事情。

  生于1949年的李奶奶19岁嫁人,生育了两儿一女。谈及婚姻,她说自己当时什么都不懂,那时候到了18岁,家里人就觉得你要嫁人了,过了18岁还没结婚,家里人就开始着急。自己是通过自家嫂子认识了后来的丈夫,此前和丈夫也没见过面,这也是自己见过的唯一一个相亲对象。对于结婚对象自己并没有什么想象,也没有什么挑选,反正很快就结婚了。李奶奶现在还清楚的记得自己当时结婚就只是买了12套新衣(夏装、秋装居多,上下两件为一套),还有60元礼金。嫁过来的时候公公早就不在了,婆婆也已经改嫁,跟着同宗的大伯大娘一起生活了几年时间,之后才分的家。分家的时候大娘偏心,就只是分了两间漏雨的平房给自己,还有几个碗,可以说是一穷二白。为了养活孩子,自己和丈夫只能是拼命的干活。当时丈夫还在打鱼,他凌晨把鱼打回来,自己要跟着去解网,解完网要挑着鱼去赶集,有的时候4点钟就要出发,硬生生走2个小时才能到集市。除了打鱼,自己还要种菜、卖菜,另外还养了猪,每天还要炖猪食,喂猪。当时还是喝井水,为了省时间,每天都是半夜就去挑两桶水倒到水缸里供白天用。

乐鱼app:分手:一件越来越普及、方便的事

  除了生活上的辛苦,李奶奶和丈夫之间的关系也并不那么和睦。李奶奶表示自己老伴脾气非常暴躁,动不动就对自己破口大骂,年轻的时候还经常动手打自己,直到老了才稍微好些,但仍然动不动就骂人。然而即使处在这么糟糕的夫妻关系中,李奶奶说自己也从来没想过离婚,自己也没有和娘家人说过自己的苦,因为“总要把这个家活下去,离了走到哪里去呢,小孩也要照顾。”同时李奶奶坚信:“人要诚心活命,没有活不下去的。”因此,李奶奶在生活中总是不停地劳碌,努力挣取和积攒每一分钱。即使受到自己丈夫的打骂,也不吭声依然坚持把家维持下去。

  李奶奶今年已经75岁,老伴去年因病去世。回望自己的婚姻,李奶奶感慨道:“我和老头一辈子拼命苦干,将一分一厘都攒下来。在我们手上建了两栋房,也没有向外借钱,我真是感到很高兴。现在子女也都50多岁了,孙辈也都有稳定的工作,算是出息了,我这一辈子感到很知足。虽然老头子脾气差,但他人还是勤快肯干的,他也辛苦。我是觉得人和人之间哪能没有摩擦,还是得相互包容,才能走下去,现在动不动一言不合就离婚,线后:“好在他还是顾家的”

  和李奶奶从未想过离婚不同,70后的张阿姨动过离婚的念头,甚至有一次双方都已经到了民政局,最后还是没有真正离婚。对于自己的婚姻,张阿姨说:“我之所以还愿意将这段关系维持下去,最重要的一点是我觉得他还是顾家的,他挣的钱大部分都会交给我。另外就是他不家暴,这点也很重要。”

  张阿姨和丈夫是在外务工认识,两人自由恋爱。在他们那个年代介绍婚也不少,但是双方在媒人介绍之后都会相处一段时间以确认双方是否合得来,而不再像50后经媒人介绍之后,二者几乎就已经确定了关系。谈起婚前的恋爱,张阿姨说当时丈夫对自己特别好,是那种现在看来根本想象不到的好,也正如此,自己决定嫁给他时也并没有太多犹豫,结婚时的礼金是2万元。结婚之后,张阿姨和丈夫继续在外务工,过了几年两人咬牙在城里开了一家小饭馆,又向公婆借了几十万在城里买了一套二手房,算是在城里定居下来。婚后张阿姨逐渐发觉自己的丈夫并不像婚前那样让自己满意了。而最大的不满就是丈夫表现出来的“自私和自我”。

  婚后的小饭馆是夫妻两人共同经营的,丈夫是主厨,张阿姨做辅助,同时还要承担接待顾客、结账等工作。但是让张阿姨不满的是,明明两个人都在工作,而且自己除了店里的活,还要照顾小孩,做家里的活,结果丈夫总是说自己很辛苦,但事实上家里的事他并没过多参与,甚至女儿读书期间,家长会总共也没参加几次,不夸张的说,他可能都不知道自己女儿几年级,教室在哪里。但就是这样他还经常说别人的不是,认为别人都没有他辛苦。张阿姨非常看不惯丈夫的大男子主义,似乎在他那里,自己只要给家里挣钱,提供经济支持就行了,就是一个合格甚至是优秀的丈夫,至于其他的事都不是自己的事,也不用自己干。到小儿子出生后,更是没有参与过孩子的教育。为此,双方经常吵架。甚至有一段时间,丈夫的同学们兴起同学聚会。那段时间,丈夫下班就去和同学们聚在一起,完全不管家里的事。

  长期生活产生的不满和委屈让张阿姨忍无可忍,提出离婚,两人甚至都到了民政局门口,最后还是放弃了。谈及放弃的原因,张阿姨说自己想到了两个小孩,要是自己离婚了,两个小孩会跟着遭罪,所以还是没忍心。另外,张阿姨认为虽然丈夫有很多不足,自己在这段关系中也经常感到很难过,但是丈夫有一点确实值得肯定,就是他还是顾家的,至少他挣的钱大部分都会交给自己,还算是一个负责的男人。因此,尽管生活中存在磕磕绊绊,张阿姨还是决定继续下去,不过张阿姨还是自嘲:“我就是太顾家了,所以我没办法放着两个小孩不管去离婚。不过我也有脾气,他做的过分,惹急了我,我也会反击,我会把我的不满说出来,他知道他自己不占理,也不会和我吵,反正就这样凑合过吧。指望他能够改变也不太可能,毕竟我磨了他这么多年也没成功。”

  到了90后,情况则变得很不一样。被谈论的离婚的几对90后夫妻,在长辈们看来并没什么太大的矛盾,而且都在城里买了房,乐鱼app生活条件不错,丈夫工作也比较稳定,收入也还行。公婆对小夫妻也都是尽力支持,日子可以说是比较舒服的。但即便是这样,夫妻最后还是走向离婚,让长辈们实在不能理解。

  从零星听到的信息里了解到,这几对离婚的夫妻中,有一对是闪婚闪育,刚开始两人关系非常甜蜜,但逐渐就出现矛盾,吵架成了家常便饭,最后甚至发展为双方都说自己被对方家暴,而外人谁也不知道他们说话真假。总之结果是在两人小孩已经两岁多的情况下,双方提出离婚,并进入离婚冷静期为领证做准备。

  还有一对离婚的夫妻,女方在“离婚”后迅速嫁给了自己的初中同学,摆了12桌酒席,彩礼收了28.8万,另外还有三金。之所以离婚用引号,是因为村里人其实并不知道她到底有没有领证,当初她和上一任丈夫在一起时,并没有在村里摆酒席,也没有给村里分喜饼,村里人只是知道她生了个小孩,现在都已经5、6岁了。然后在去年年尾,忽然听说她再嫁到临近的村子,还摆了酒席。而她对外宣称自己离婚的原因是男方在外有了新欢,但村里人半信半疑,因为见过男方的人都认为男方看起来非常老实,不像是那种人。反而是女方,其实已经是第三次“结婚”了,第一次和男方生活了几个月,收了礼金,也是认为对方有各种问题,最后分开,这次没有生育。第二次再次收礼金,小孩5、6岁时离婚。大家猜测可能是女方自己对感情厌倦了,才离婚。

  对90后这个群体,除了动不动就离婚引起大家的讨论,高未婚率也是讨论焦点。不少未婚男青年普遍表示很难找到合适的,自己也不想随便结婚,身边动不动就离婚或者闹离婚的例子让他们相信即使仓促结婚最后还是不得不离婚。而且现在结婚成本高达30、40万,与其结了又离,还不如不结。这些未婚男青年认为婚姻并不是必须的,进入婚姻应该是两人感情自然而然的结果,如果结婚带来的是争吵和不快乐,那为什么不自己一个人生活呢?(自然,他们的父母对此是焦虑无比的,也导致亲子之间的关系紧张。)

  从对三代人的个案婚姻观察和了解中,能够看到婚姻对个人的意义逐渐发现转变,进而影响婚姻的稳定性。对50后一代人而言,婚姻意味着组建家庭开始过日子。把日子过下去指向的是下一代的繁衍生息。因此,最重要的是为孩子把家撑起来,给孩子遮风挡雨,并见证和帮助孩子长大,成家立业。家庭的不断再生产就是过日子的主要目的,这也是夫妻双方的生活意义所在。婚姻对50后而言,更主要意味着建立家庭,从而对家庭负责,养育子女,实现家庭延续,因而夫妻之间的关系好坏、感情深浅就难以成为婚姻破裂的原因。双方可以在没见过几次面,差不多的情况下就结婚,并且可以为了家庭而牺牲个体的感受,家庭的发展与延续给予他们情感和意义的补偿。这是家庭主导下的婚姻逻辑。(此外,当时乡土社会的封闭性也为离婚增加了阻碍。一方面地方社会对于离婚持负面评价,而人们的生活圈子就在周边,舆论对个人影响很大;另一方面经济机会不是非常丰富,个人很难独自生活。)

  到了70后一代,婚姻内容出现变化,私人感情开始出现,婚姻不只是为了成家,双方要合得来,有一定感情才进入婚姻。虽然这代人同样顾家,愿意为了孩子而自我牺牲。但是这种牺牲带有条件,而且有底线。具体来说就是得让自己感觉到婚姻对于自己来说还有继续的理由,这种理由不仅是为了养育孩子,而且还包括自己在其中能够看到稳定的保障。即,在这代人看来,婚姻不仅仅是为了延续后代,为了家庭这个抽象的整体,也是为了具体的个人,包括女性本人在内。这代女性所谓的丈夫“顾家”、“凑合着过”也包含自己能够在家庭中靠得住对方,两人确实能够成为相互照顾的老伴,在年老的时候自己可以指望得了对方。因此女性会认为婚姻中不能家暴是底线,丈夫把钱交给自己保管表明对方还值得信赖,会对妻子和家庭负责,此外在这段关系中还能有爆发情绪表达自己的不满的空间。当这些都能够在一段婚姻中满足时,尽管两人感情或许没有那么深厚,也经常吵架,发生摩擦,但两人的婚姻基本可以维持住。这个时期可以认为是家庭和恋爱共同主导的婚姻逻辑。

  但是90后则不同,他们对于婚姻的想象和期待主要围绕着两个个体之间的关系和情感,婚姻的目的不导向两个人过日子,而更多注重恋爱中的情感体验在婚姻中的延续。这种情感体验具有一定排他性,且导向自我,因此相比而言,不易转化为对下一代的期待,也无法通过对未来的期待补偿当下情感不和对婚姻带来的冲击。也因此,婚姻的破裂变得更加容易,因为缺乏情感之外的东西对婚姻进行维系。而且婚姻私密性降低,即便是同村人甚至都可能不清楚双方究竟是什么关系,也就难以对年轻人的婚姻关系进行评价。同时,社会舆论整体而言对年轻人婚姻持包容态度,尽管会在一起谈论,但无法对当事人造成实质影响,仅仅是老一辈人私下闲聊而已。当婚姻在当前越来越成为年轻人双方的行为,婚姻成为双方追寻幸福的手段,这意味着离婚的社会影响减少,离婚遇到的阻力减少,同时离婚更多是为了遇到更合适、更幸福的婚姻。

  因而能够比较容易理解离婚人士对小孩的态度。孩子不再成为他们离婚是的主要考虑因素,同时一切是否争取小孩的行为都以是否利于再婚为标准。总结而言,乐鱼app50后以及部分70后,他们都是家庭逻辑主导着婚姻逻辑,婚姻为家庭服务。但70后已经初步发生变化,到90后则明显转变,婚姻只是恋爱双方缔结稳定两性关系的仪式和契约保障,婚前双方必然要经历恋爱过程,无论时间长短,恋爱再结婚成为当下年轻人的共识。并且更重要的是婚姻仅仅只是恋爱关系的持续,双方并未通过婚姻进入家庭之中,或者说他们所结成的家庭是与传统完全不同的家庭,恋爱逻辑主导着婚姻逻辑。恋爱相比家庭,更加突显个体感情、感受,因而更加具有不确定性、变动性,从而增加婚姻的不稳定性。至此,离婚成为一件普遍、轻易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