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鱼app乐鱼app

乐鱼app乐鱼app

乐鱼新闻

乐鱼app以专业服务与客户满意度的最高境界为目标而不懈努力

你当前位置 乐鱼app > 乐鱼新闻 > 公司新闻

乐鱼app:消费者要学会怎么维权 投诉不必比及“3·15”

发布时间:2024-05-25 22:38:11    阅读量:

  新华社南京3月15日电(记者邓华宁)“一提到‘3·15’,消费者就想到要申诉喊冤,其实,消费者更要学会如何维护自己的权利。”丁渤,南京市某建设公司副总工程师,是“民间验房师”这一新兴行当的先行者。

  2005年,丁渤和他的团队共接受购房者委托验房4000多套,几乎包括新上市的所有楼盘,约占当年南京商品住宅销售总量的1/20,平均一天要验房10套。由于中国还没有“验房师”这方面的资质证,因此目前他们大都被称为“民间验房师”。

  丁渤说:“一套商品房牵扯到一代人或几代人的积蓄,消费者应该谨慎对待。然而在几年前,南京市的消费者很少因为房子的质量问题而寻求法律援助。消费者首先是怕费事,关键是自己不懂相关的知识;其次是怕开发商强势,其实,这两种观念都不正确。”丁渤说。

乐鱼app:消费者要学会怎么维权投诉不必比及“3·15”

  “只要掌握确凿的法规依据,大多数开发商都认账。因为一旦打官司,开发商必输无疑。”他说,比如一位消费者买了200平方米的房子,房子里有四处裂缝,但被开发商糊住了。这家的女主人找到专业人员检验发现了问题,后来,这家人获得了6万元的补偿。

  丁渤说,维权,首先要找专业人员,由专业人员判定房子质量是不是存在问题。乐鱼app如果有问题,要及时取证,并找到相关的房地产律师。通过律师介入,再找开发商协商。如果协商无果,可以进入法律程序解决。

  丁渤告诉记者,经过“民间验房师”与消费者的共同努力,交房已经成为开发商普遍重视的一个环节,有力地促进了开发商在房屋质量上加大投入。(完)

  新华社北京3月15日电(记者刘浦泉)临近“3·15”,消费者咨询、投诉量明显上升。去年3月14日、15日两天,北京市工商局“12315”和北京市消费者协会“96315”共受理投诉882件,占整月投诉的31%。专家提醒说,消费者遇到问题应尽快向有关部门投诉,不必等到“3·15”。

  消费者为何选择在“3·15”期间投诉?据分析,主要原因在于消费者认为这期间什么问题都能解决,而且问题会解决得比平时更好、更圆满。有的消费者称,自己购买的商品早就出了故障,但经营者一直拖延处理,多次交涉均没有结果,现在快到“3·15”了,投诉一下,经营者就不敢不给自己解决问题了。还有消费者说,自己的问题是多年的“老案”,一到“3·15”这天就投诉,已经有几年的历史了,但一直对处理结果不满意,所以还打算今年“3·15”再投诉。

  “其实,消费者完全不用集中在‘3·15’期间进行投诉,‘12315’‘96315’热线天工作制。”北京市工商局12315投诉举报中心主任贾英池说,如果消费者只等“3·15”这几天投诉,有可能会给自己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比如产品已经过了保修期限,或因时间较长,消费者无法出具购货、保修凭证等。每年“3·15”期间,工商部门受理投诉时都遇到类似问题。她认为,消费者应树立“天天都是‘3·15’”的意识,遇到问题及时投诉,“12315”“96315”每天都在倾听消费者的声音。(完)

  新华社南宁3月15日电(记者张周来)长势喜人的葡萄喷洒了所谓的“高效农药”之后,原本正常的叶片开始烧枯、脱落;攒下钱满怀希望买了“优质”的甜玉米种子,辛苦到头结出的玉米棒却又小又稀,还不如老种子。记者“3·15”期间采访不少农民,他们说,我们就盼着3·15狠打假农资。

  近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工商系统公布了去年查处的十大农资打假典型案件,再次就三类特别容易坑农害农的假冒伪劣农资做出警示,工商管理人员形象地概括为“新三无”症状:

  “无准生证”,部分农资产品根本没有获得相关许可,就偷偷摸摸地生产和销售。2005年3月,工商部门查明,广西崇左市某复合肥料厂在未取得生产许可证的情况下生产复合肥料近3个月,生产的60多吨复合肥料一半已经进入流通环节销售,工商部门以无照经营为由责令其停产。

  “无户口”,一些假冒伪劣农资借假牌子、假产地、假厂家悄悄上市,实则“挂羊头卖狗肉”,根本就是“黑户”。广西兴安县去年就查处了一起涉嫌生产伪造产地农药案件,桂林市一家化工企业租用厂房生产大量“功杀”“死得了”“凯杀”等农药,货值7.6万多元,其中部分产品标注产地为“桂林高新区”,另外部分标注为“全州县绍水镇”,标注的生产厂家也全属伪造。

  “无健康证”,部分农资生产源头质量就不合格,以次充好、以劣充优,这是坑农害农的顽症。去年4月,广西博白县工商局就查获了一批160吨柳州产“三柳”牌过磷酸钙肥料,该肥料经权威机构检验,判定全部为不合格产品。

  参加今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辽宁省铁岭市市长张竞强代表分析认为,假农资屡禁不止、花样翻新的主要原因有三个:农资生产经营主体行为还不规范;农资市场发育不完善,流通环节过多,营销网络不健全;个别地方保护主义严重,普遍存在以罚代刑现象。

  张竞强建议,全国应该建立完善的农资连锁经营网络,在每个行政村设立一个农资连锁店,而且店里销售的种子、化肥等农资可以追溯到生产的源头,这样在连锁店经营的每一种农资产品质量就可以得到保证。同时,国家要抓紧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抬高种子企业的入市门槛。(完)

  新华社哈尔滨3月15日电(颜秉光、郑峰)哈尔滨市民李景伦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在揭露假药、维护消费者权益的路上,我经历了太多的坎坷。老人苦笑着说:“让假药现形,光靠我一个老头子办不到。”

  现年67岁的李景伦老人,原是哈尔滨一家国营工厂的副厂长,后下海在石家庄、上海等地经商。1997年,他老伴在石家庄突发脑溢血,经抢救保住了一条命,从此开始了半卧床生活,刚开始还能部分料理自己的日常生活。然而,两次无意中使用假药过后,老伴不但完全卧病在床,就连日常的吃喝拉撒也离不开人了。9年中,共花费30多万元医药费,几乎掏空了全家的多年积蓄。

  李景伦说,第一次买到假药是在居民小区里,花1000多元从游医手中买了据说能“让脑溢血消失”的“神药”,结果老伴服用后腹泻不止,因为对方“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没法去找;第二次买到假药在2005年8月间,这次他到一家医保定点药店给老伴买注射液,注射后老伴高烧39度多,患了严重的便秘。

  看到老伴如此痛苦,李景伦开始了揭露假药的投诉,他先后联系哈尔滨市药检所、哈尔滨市消协、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哈尔滨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多家单位。当他提出对怀疑药品进行药检时,有的单位告诉他“药检业务不能对个人”,有的单位说“我们管不了这种事”,还有的单位在部门间相互“踢皮球”。

  最让老人生气的是,在他历经波折最终带着购药发票、药品说明书、外包装盒和药品到有关部门检验后,被告知检测结论出来了,证实的确是假药,但不能向他提供检测报告。对方说“我们去查了那家药店,卖给你的药不是从药厂或经销公司进的货,而是从私人手中直接进货,我们将对药店进行罚款处理。”老人急了,说:“我买了假药,我是受害者,你罚款,那我的损失谁来赔偿?”对方说:“那我们可没办法。”

  李景伦说,这次维权经历让他很辛酸也很无奈,作为利益受损的消费者,他迫切希望2006年能有更多力量参与到打假中来,还人们一个放心的消费环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