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鱼app乐鱼app

乐鱼app乐鱼app

乐鱼新闻

乐鱼app以专业服务与客户满意度的最高境界为目标而不懈努力

你当前位置 乐鱼app > 乐鱼新闻 > 公司新闻

乐鱼app:新就业样子劳动者该怎样维权

发布时间:2024-04-25 01:49:48    阅读量:

  外卖员、快递员、网约车司机……他们穿梭在大街小巷,是服务人们生活的重要一环。如何织密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劳动权益保障网、改善就业环境,一直是政府和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民生问题。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多名政协委员也提出了新就业形态群体权益保障问题。那么,企业应当以何种标准支付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工资

乐鱼app:新就业样子劳动者该怎样维权(图1)

乐鱼app:新就业样子劳动者该怎样维权(图2)

  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主要指线上接受互联网平台发布的配送、出行、运输、家政服务等工作任务,按照平台要求提供平台网约服务,通过劳动获取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如外卖员、快递员等。新就业形态用工模式较为复杂,如外卖配送领域包括专送骑手和众包骑手,乐鱼app而专送骑手又可划分为全日制骑手、非全日制骑手、劳务派遣骑手等。在司法审判实践中,诸多公司会以劳动者属于“兼职”,与公司之间存在劳务关系而非劳动关系进行抗辩,因此法院基于不同用工模式,认定双方法律关系的性质存在一定难度。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前不久公布了《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休息和劳动报酬权益保障指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规则公示指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维护服务指南》,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工作时间和休息、劳动报酬、劳动纠纷等问题进行了具体指导。

  其中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休息和劳动报酬权益保障指引》(以下简称《权益保障指引》)中规定,企业与工会或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代表结合行业特点和企业实际,平等协商制定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报酬规则,明确劳动定额标准、抽成比例、计件单价、劳动报酬支付周期、考核办法等,确保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提供劳动获得合理劳动报酬。不完全符合确立劳动关系情形但企业对劳动者进行劳动管理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适用劳动者实际工作地人民政府规定的小时最低工资标准。在法定节假日工作的,企业应向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支付高于正常工作时间劳动报酬的合理报酬。此外,企业要以货币形式将劳动报酬支付给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本人,不得以实物及有价证券替代货币支付。企业支付劳动报酬时,应向劳动者提供本人的劳动报酬清单。平台企业要对用工合作企业按时足额发放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报酬等情况进行监督。

  郭先生入职后,每天要在公司运营的应用软件进行考勤签到,公司通过该应用软件发布配送需求信息,郭先生按照需求信息提供揽件配送服务。2021年11月后,该公司开始拖欠工资,郭先生诉至法院,而公司否认双方存在劳动关系。法院审理后认为,郭先生提交的运营协议显示应用软件的运营主体为公司,该运营软件提供的服务类型与郭先生主张的工作内容相符;郭先生提交的考勤记录显示其受该公司管理并为其提供劳动,且公司经营范围包含“货物专用运输”等,与郭先生工作内容相符,因此法院依法确认双方存在劳动关系,并据此认定郭先生的工资标准及工资发放情况,最终判决公司应支付所欠工资。

  一般来说,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收入和工作强度直接关联。两年前,一名22岁女主播因连续熬夜加班突发疾病去世,引发人们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工作强度的关注。对于每日的工作时长,劳动者和企业的心中各有“一把尺”,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究竟该如何确定呢?

  《权益保障指引》明确提出,企业要制定完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休息办法,科学确定劳动者工作量和劳动强度,确保劳动者获得必要休息时间,防止劳动者过度劳动,保障其身体健康。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包括当日累计接单时间和适当考虑劳动者必要的在线等单、服务准备、生理需求等因素确定的宽放时间;企业明确要求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在线时间或在指定时间前往指定场所接受常规管理的,企业要求的在线时间和线下接受常规管理时间计入工作时间。接单时间是指劳动者自执行订单任务时起至完成任务时止的全部时间,劳动者同一时间接两个及以上订单,接单时间不重复计算;劳动者因作业性质和特点,在接单时间内执行订单任务期间可获得连续较长休息时间的,该休息时间可不计入工作时间。宽放时间由企业与工会或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代表结合行业实际,平等协商合理确定。

  最后,企业与工会或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代表要根据法律法规精神和行业管理规定,结合行业特点和企业实际,平等协商合理确定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连续最长接单时间和每日最长工作时间。劳动者达到连续最长接单时间和每日最长工作时间的,系统应推送休息提示,并停止推送订单一定时间。若劳动者当时正在执行订单任务,从该订单任务完成后开始计算停止推送订单时长。企业要建立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工作时间、接单时间台账,确保劳动者可通过应用程序自主查询本人工作时间、接单时间等完整记录。

  孙先生通过A外送平台注册成为一名骑手,用工关系隶属于B配送公司,B公司适用A平台制定的薪资方案,即按照骑手的送单量阶梯式计算工资。孙先生通过App查询自己的送单数量,并按照薪资方案可获知应得劳动报酬。后B公司连续数月拖欠工资,且不认可孙先生主张的薪资方案,称骑手的工资都由平台算法直接计算,其按照计算出的金额已经足额支付了孙先生的工资。孙先生因此诉至法院,法院审理后认为,在普通劳动者举证能力较弱的情况下,对与用人单位存在关联性的证据材料,若对方当事人提出反驳意见,则应对反驳意见承担举证责任。孙先生已提交了银行账户明细、送单软件截图等证据,可以与陈述意见形成初步印证,B公司以不管理外卖骑手、不清楚骑手配送业务开展情况为由,怠于举证,应承担不利法律后果,因此法院依法判决B公司应当支付孙先生欠付工资。

  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依托互联网提供服务,其完成工作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平台企业制定的算法。算法根据订单进行工作调度、劳动管理,薪酬计发由平台企业提前设定,劳动者只能通过截图、录屏等方式举证,劳动关系解除后也可能面临账号被注销而无法提供原始载体的情形。此次印发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规则公示指引》第四条明确规定,平台企业制定或修订平台劳动规则要遵循合法规范、公平公正、透明可释、科学合理、诚实信用的原则,依法履行民主程序。具体来说,平台企业要向依托平台就业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公开订单分配、报酬及支付、工作时间和休息、职业健康和安全、服务规范等与劳动者基本权益直接相关的规章制度、格式合同条款、算法规则及其运行机制等。包括并不限于: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进入、退出平台规则;平台订单分配规则,包括订单分配的基本原则、订单优先分配或差别性分配规则等;报酬规则,包括计件单价及确定因素,抽成比例及确定因素,报酬构成及支付周期、支付方式等;工作时间和休息规则,包括任务完成时限要求及其确定依据和主要影响因素等,为防止疲劳对每日(或周/月)累计最长工作时间、停止推送订单休息等限制性规定;奖惩规则,包括服务要求和规范,考核制度,奖励和惩戒的情形、方式、标准,劳动者的申诉渠道和企业处理申诉的程序、结果反馈方式等。双方发生劳动争议时,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与争议事项有关的证据属于用人单位掌握管理的,用人单位应当提供;否则,用人单位应当承担不利后果。在争议解决过程中,用人单位应当就劳动者工资支付、工作开展等情况承担证明责任。

  平台企业制定或修订直接涉及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的劳动规则,要提前通过应用程序弹窗等显著方式向劳动者公开征求意见,充分听取工会或劳动者代表的意见建议,将采纳情况告知劳动者。确定实施前,至少提前7日向劳动者予以公示。

  此外,伴随平台经济的蓬勃发展,往往还存在多个关联企业同时对劳动者进行用工管理的情形。用人单位及其关联企业可能利用其优势地位,在未与劳动者协商的情况下,以“业务外包”“合作承揽”“混同用工”等借口安排更多的工作任务。这种情况下,一旦出现拖欠工资的情形,劳动者常常会陷入“不知向谁主张权利”的困惑。对此,法官提醒劳动者应在日常工作中关注自己是否存在多个主体混同用工的情形,平时对工作任务的发布、工作过程的对接、工作成果的产出等信息注意证据留存,在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可要求相关企业共同承担责任。

  随着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以外卖配送员、网约车司机、快递员等群体为代表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队伍不断壮大。2023年,中华全国总工会第九次全国职工队伍状况调查数据显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多达8400万人,占职工总数的21%。

  针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维权难的问题,此次《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维护服务指南》(以下简称《权益维护服务指南》)从多层次、多维度进行破解,要求政府行政部门、法院、工会、企业代表组织、平台企业等共同探索创新适合新就业形态特点的劳动者维权服务方式,改进和优化维权服务。

  当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权益遭受侵犯,如面对不合理降低计件工资收入、订单高峰时段过度加班等情形,应第一时间留存好相应证据,并通过以下方式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一是可以通过平台企业或平台用工合作企业设置的内部沟通渠道、申诉机制、工会组织等,与企业协商解决有关问题;平台企业应当积极核查,协调处理。二是无法或不愿与企业通过协商解决有关问题的,可以向人民调解委员会和各级各类专业性劳动争议调解组织申请调解。《权益维护服务指南》强调积极构建新就业形态劳动纠纷多元调解机制,充分发挥非诉纠纷解决方式的效能,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整合法院、人社、司法行政、工会、企业代表组织等各单位力量,建立“一站式”的新就业形态争议调处机构。三是若当事人不愿调解或者调解不成的,属于劳动争议仲裁受案范围的,劳动者可以向实际工作地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机构申请仲裁;不符合劳动争议仲裁受案范围的,也可以按照民事诉讼有关规定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起诉;符合劳动保障监察职权范围的事项的,劳动者可以向劳动保障监察机构举报投诉。